基本上從以前看科普書我就對太空領域沒啥興趣,會讀這本書主要是因為書名取的好,讓我以為他要用「如果人類要到火星生活需要什麼」這種假設性開場來介紹火星,雖然只要看一下封底文案就知道不是這麼回事。
以前在看《三個傻瓜》的時候,印象很深一幕就是主角問吹噓太空筆的老師為啥不能直接帶鉛筆上太空,看了這本書,發現NASA在各式各樣類似的問題上面花了一堆經費在研究(而且還不一定能有解決方式),而NASA研究的這些東西真的會有影響嗎?不知道,就跟火車剛出現的時候,有人認為讓車內乘客看著車外以時速二十幾公里速度倒退的風景,可能造成乘客心智錯亂一樣,說不定NASA做的研究,在未來的人眼中很可笑,但在還沒有人上過太空的時代,根本沒有人能保證在失去重力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所以科學家們只好繼續憂心忡忡的研究各種可能必要或不必要的狀況。
書裡面提到很多一般人不會知道的事情,例如重力跟水分攝取量和上廁所之間的關係、太空人從太空回地球是用掉下來的、人不只會暈車暈船還會暈無重力(動暈症)、太空裡的衛生問題阻擋了女性太空人的誕生好多年、身體有多「沒用就捨棄」,還有太空食物多讓人沮喪。作者從一個非科學相關領域的普通人角度,將那些在NASA幾百頁的報告中嚴肅複雜的事件,用讓人簡單易懂的語言,搭配相關的歷史事件(與八卦),讓閱讀過程有趣又好吸收。
基於夠有趣又夠有知識性,如果哪天需要湊金額,我大概會丟進購物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